中国人习惯了自力更生,凡事总喜欢自行处理。但事有千种,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自行处理得了的,无奈只能求助他人。第一个想到找律师的,可能是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人,不会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。大多数的中国人,面对纠纷,先想到的是找关系,看有哪一个亲戚或者朋友能帮上忙,如果找下来没有能帮忙的人,或者找来帮忙的人解决不了问题,再想想能不能找政府,如果政府也解决不了,可能会有人建议:找个律师问问吧。
律师是要吃饭的,找律师得花钱,这应该是普罗大众的共识。但能不能少花?会不会被律师坑了?宣称免费咨询的律师电话中,会不会藏着什么套路?接电话的这个律师能解决我的问题吗?我相信,大多数人在想要找律师时,都不免自问一番。
中国人赶上了好时候,经济发展,法治提高,政府的心思都在老百姓身上。相比上个世纪,百姓的见识已经大有提高,不会有哪个人再把律师当成官了。律师,是中介,是服务者。无论这个律师有着多高的学位、多少个头衔,你花钱,他就可能给你提供服务。所以,自问之后,倒真没有什么人在打电话给律师时会有什么紧张。
不紧张当然是好事,这样才能把问题讲清楚,才能听明白律师的解答。几个律师问下来,这件事该怎么处理,大多人心中有数了。不过,要是律师们的解答相左,不知该信哪一个?是不是比打电话之前更烦呢?
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人,律师更不是万能的。药医不死病,佛渡有缘人,很多事情在发生时已经决定了它的结局,如果这是一个坏结局,不会因为律师的介入而改变;如果这是一个好结局,可能会因为没有律师或没有好律师而变成一个坏的结局。我经常喜欢用炒菜来向当事人说明上述观点。如果你提供的菜原料不好,再好的厨师也没有办法把它炒成一盘好菜;如果菜原料没有问题,能不能炒出好菜来,就得看厨师的水平了。
有人把律师称为法匠,我深以为然!律师与厨师,战场不同,道理相同,都得用脑动手。律师比厨师可能多动了一张嘴,也因此有人说律师是靠嘴吃饭的。对于这个说法,我是不赞同的。我一个大学同学,说话并不是很流利,也很难做到侃侃而谈,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律师。
所以,判断你所遇到的律师是不是适合你,不要仅看表面,更不能轻信承诺。我经常说,法院不是我开的,我决定不了案件结果。我能做的,就是不耽误你的事。把该你的好结局拿回来,但这需要你的合作与信任!律师与委托人,犹如一条战壕中的战友,只有合作才能胜利,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发挥出律师的最好水平。
曾经一个我带出来的律师来找我,说他办的一个案子一审败诉了,他建议当事人上诉。上诉人说好,但请律师代垫上诉费,胜诉后多给律师费。他问我能不能做。我说,委托人是一家公司,上诉费也不多,不可能困难到出不起上诉费。委托人想让你垫,说白了就是失去了对你的信任。而信任是一切代理关系的基石,信任已经不存在了,这个案子即使有天大的冤枉,你也不应该再去代理,让委托人另请高明吧。他是一个年轻律师,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和认同我的话,至于后面有没有继续代理,我也没有再问。反正,在于我,如果对我没有信任,我就会觉得耻辱,带着耻辱即使能挣到钱,又有何意义?
我的亲戚朋友,也会遇到麻烦,也需要请律师。由于地域或案件本身的原因,我基本上是不会去代理的。但作为律师,对于找什么样的律师,怎样与代理律师相处,总是要指点一二的。我反复叮嘱的,就是信任。我曾经说过,如果你已经不再信任你所请的律师,最好立即解除委托。如果不能够解除,你千万不能把你的不信任表露出来,祈祷吧,可能是你自己不该不信任律师。